我从小就喜欢喝茶,源于父亲喜好饮茶的习惯,每天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上班,必不可少的就是泡上一杯清茶。喜欢那嫩绿的茶叶在水中悄然舒展上下起舞,喜欢茶那股淡淡的清香绕于唇间残留的味道,喜欢茶杯里升腾出令人陶醉的袅袅清香。那温暖的感觉,香于唇,而暖于心。偶尔间也会忆起儿时关于喝茶的的那些片段,那个难忘的“小茶馆”。
说起茶馆的那是我儿时最美好的回忆,小茶馆是我们那个偏僻小村庄在农闲时节唯一的一所热闹场地。茶馆充其量就是一间沿街的小房子,里面是一排用泥土垒起的灶台,然后有很多可以放烧水用的铁壶(炊子),大约有十多把水壶,最靠灶台头上地方就是一个木头做得一种叫风箱的厨房用具。十多把水壶依次放入灶台上面的炉眼上,拉动风箱开始便烧水了。房间里摆放着几张矮桌子和一些小凳子。在我的记忆里也许小茶馆的内部构造就是这些东西,还有一位关键的人物就是烧茶炉的老爷爷,那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,但是老人具体的模样早已模糊不清。那时的我还是幼小的孩子,记忆有些朦朦胧胧而又残缺不全,但总是那么若隐若现的出现在脑海里。
八十年代初期的农村经济还很落后,那个经济落后的时代冬天里没有别的取暖设备,即使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。所以村里的很多人到了傍晚时分,就如同开会般去小茶馆聚集喝茶聊天,作为小孩子最高兴的事就是莫过于跟着家里的大人去小茶馆了。父亲远在几百里开外的煤矿工作,每次父亲休息回家,我总会缠着他带我去小茶馆。记得喝一壶茶也就不到五分钱。说是去喝茶还不如说是去取暖或者去听老人们讲故事,在那个年代封闭的偏远地区没有电视,最先进也许只是用来召集群众开会时用的的广播(当时好像俗称叫“大喇叭”)。人们生活在相对落后的农村,淳朴而又憨厚。生活虽然贫苦但是人们生活很安逸,有如世外桃源般悠闲。在那个“小茶馆”,幼小的我知道了很多知识,知道了我的家乡人引以为豪的《铁道游击队》战斗英雄的故事,知道了《梁山泊与祝英台》凄美的爱情传说,知道了“孔孟之乡、礼仪之邦”的传统美誉之称,知道了很多很多的民间传说故事……
如今我已离开家乡好多年,家庭的琐事,工作的繁忙使我很少再回到家乡。随着时代的变迁,记忆中的那“小茶馆”也早已不复存在,这正像《茶可道》里说的,茶园年碧绿,但今年的绿,却不是去年的茶。茶热茶凉,由浓转淡,人生短暂,说来也就是一盏茶的工夫。但儿时的记忆总是不经意间的会在脑海里涌现,往事如歌,悠悠飘散在风中的某个小角落里,搁浅在阳光不曾照射的地方,偶尔的瞬间里,总会记起一些往事,记起那些儿时的快乐时光……
记忆里最美的似乎总是一些小细节,当初并不觉的它有什么动人之处,可随着时光的流逝,它们越来越显现出一种深致的韵味,好像一杯茶,每当喝起,内心就会悄悄蔓延无限的温暖和馨香。